难道养老保险真是缴得越多得的越多吗?不一定。下面我来为你具体分析为什么。
目前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险的规定是:
1.每人的缴费基数是社会平均工资为基础可以选择在60%-300%范围内浮动,缴费的年限需要达到15年才能够领取基本养老金。
2.个人按缴费基数的8%缴纳,计入个人账户,企业按缴费基数的20%缴纳,不计入个人账户。
3.领取养老保险金的额度是:
基本养老金=基础养老金+个人帐户养老金
基础养老金=(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+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)÷2×缴费年限(含视为缴费年限)×1%;
个人账户养老金=个人帐户积累额÷计发月数(50岁退休,计发月数为195个月;55岁退休为170个月;60岁退休为139个月)
下面我们分别以(员工)和(员工+企业)两个角度来测算养老保险怎样缴才合适。
由于养老保险缴纳时间较长,和当时的物价因素、社会平均工资等动态变化因素有关系,造成养老保险计算的不可预见性,这也成为企业或者利益相关者回避员工的解释,员工也就听由任之。我以静态化解动态的方式,以固定值(以重庆2007年的社会平均工资为23098元,平均每月1924.83元)替代社会变化因素,来分析缴费基数、缴费年限和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关系。
按照不同的缴费指数,缴纳15年能够领取多少基本养老金呢?
按照目前的预期寿命(75岁)来算,能够领取的总额和缴纳的总额比较如下:
从上表可以看出员工缴纳得越多(缴费指数越高)所获得的退休金也就越多,当然所额外获取的养老金(领取总额-缴纳总额)并不与缴纳额成正比,员工缴纳额在指数为3时是指数为0.6时的5倍,而额外获取额在指数为3时仅为指数为0.6时的2.8倍。
结论:从员工方面看,缴费系数高所得养老金越多,但领取的养老金并不和缴费指数成正比。女员工能比男员工早退休所以能够享受更多的养老金。
如果将企业和员工合并起来考虑结果就是:
从上表可以看出,随着缴费指数的增大,所额外获取的养老金(领取总额-缴纳总额)确不断的减小,特别是男员工甚至出现领取总额小于企业与员工的缴纳总额的现象。
结论:如果从企业和员工共同来看,随着缴费指数的升高,不仅不能多获得额外的养老保险金,反而越得越少,甚至出现领取的没有缴纳的多。
例:以指数3.0缴纳,企业和员工共缴纳29万,而60岁退休的员工只能领取21万。如果以指数0.6缴纳,企业和员工共缴纳5.8万,60岁退休的员工能领取6.3万,如果企业能够将多缴纳部分23.2(29-5.8)万,直接发给员工,那么指数0.6的员工能够领取的总数将达到29.5万。
对于缴费指数为1,不同的缴费年限对领取养老金的影响
结论:领取的养老金是和缴费年限成正比,缴费30年所得养老金正好是缴费15年所得养老金的2倍。
我们以缴费指数为2,缴纳年限为15年和缴费指数为1,缴纳年限30年做比较,我们发现:员工缴纳的总额都是5.5万元,而退休后得到的养老金确相差144元。如果基础养老金要达到缴纳年限为30年缴费指数为1的577.45元,则需要缴纳年限为15年的缴费指数为3才行,对于员工来说需要多缴纳2.77万元,对于企业来说要多交纳近7万元。
最终结论:缴费年限比缴纳系数更重要,如果能够延长缴纳年限(前提是在按期退休)即使相应的损失一些缴费指数也是合适的。
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个体参保的缴费方式,其缴费是按缴费基数的20%缴纳养老保险,其中8%划入个人账户,12%划入社会统筹基金。
由上表不难看出,并不是缴得越多得的越多。
对于50岁退休拥有20.8万元财富的人来说:
如果参加按0.6的指数缴费的养老保险将支付保险金4.2万元,获取养老金9.5万元,最终拥有财富26.1万元。
如果参加按3.0的指数缴费的养老保险将支付保险金20.8万元,获取养老金30.1万元,最终拥有财富30.1万元。
所以缴费指数越高越合适。
而对于60岁退休拥有20.8万元财富的人来说:
如果参加按0.6的指数缴费的养老保险将支付保险金4.2万元,获取养老金6.3万元,最终拥有财富22.9万元。
如果参加按3.0的指数缴费的养老保险将支付保险金20.8万元,获取养老金30.1万元,最终拥有财富21.1万元。
反而是缴费指数越低越合适。
结论:对于个人参保的缴费方式,必须要考虑退休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再决定如何参保,如果你的退休年龄较小,身体状况很好,可以考虑较高的缴费指数,反之则应当考虑较低的缴费指数,不要一味的相信缴得越多一定得的越多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